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,强烈谴责针对其驻阿富汗外交官的袭击事件。声明指出,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国际法和基本人权,是对外交人员安全的极大威胁。巴方敦促阿富汗当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,确保外交人员的安全和尊严得到充分保障。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,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,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活动。
突发!巴基斯坦即将降低和印度的外交关系!并中断双边贸易!怎么回事?
这是巴基斯坦对印度废除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回应。
8月7日,巴基斯坦《论坛时报》称,巴方决定降低与印度的外交关系,并且暂停双边贸易,此项决议出自于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,参与者为国防部长、外交部长、参联会主席、陆军司令等巴军方高官。
根据报道,巴基斯坦此举主要目的是为了回应印度,在8月5日,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·沙阿在议会上宣布,宪法第370条将被废除,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将会重组,并分为查谟和克什米尔,另一部分是拉达克,后者不设立法机关。
由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是印度唯一穆斯林占多数的邦,与印度主流信仰印度教有较大差异,为维护当地民众的利益,故印度宪法370条规定,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可以拥有自己的宪法,以及除国防、通讯和外交以外的决策权。
故巴基斯坦的回应,可以说穆斯林之间的互相帮助,就类似于土耳其对于加沙的支持一样,巴基斯坦的回应却是非常谨慎的,两国之间曾经兵戎相见过,印度自然不在乎外交等级降低,两国之间在2015年贸易额度仅为24亿美元,对于印巴两国都是毛毛雨。
故从这个角度,巴基斯坦的回应是相当乏力的,显示出印度废除宪法370条,对于巴基斯坦而言,并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,巴基斯坦的回应措施更多的显示的是道义需要而非是利益需要,至于巴基斯坦为何采取这种回应方式,这需要从印度总理莫迪究竟要做什么谈起。
2019年,莫迪在竞选中承诺建立一个“新印度”,让印度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,由于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,崛起之路是有迹可循的,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所经历的时间。
在1868年,日本经过倒幕战争,击败了日本各地的幕府势力,树立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,建立了中央集权制,统一了全国税收制度,推动了维新运动,使日本逐步成为世界强权,在1871年,普鲁士经过三次战争,建立了德意志帝国,普鲁士国王加冕为德意志皇帝,也正是同一年,德国颁布了统一的税收制度,取消了境内各邦国的很多权力,使中央集权的程度大大提高,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邦国林立的状态。
从德国和日本的历史可以看出,创立一个新的国家,都需要从中央集权和统一税制两方面入手,加强中央集权,主要目的是整合国内资源,集中力量办大事,而统一税制,则是为了形成统一的内部市场,一个十亿人口的市场,足可以孕育出超大规模的公司。
在印度独立以后,在这两点上做的是相当差的,从历史角度,现在的印度领土是英印时期奠定的,对于印度中央并没有归属意识,在独立时,印度领导人缺乏一只强力军队削弱地方势力,导致印度各邦地方势力比较强大,譬如,印度安德拉邦在1980年代曾经出现两只游击队,在8个邦发生暴乱。
还有阿萨姆邦的独立运动,印度曾经动用12个师旅级的部队进行作战,类似的分裂势力在古吉拉特、米佐拉姆、那加兰、旁遮普等地区都出现过,在印度军方无力彻底平定的情况下,只有通过让渡部分权力,以平息独立势力,但是退让的方法只能让地方势力持续做大,进一步加深印度分裂的危机。
对于这种情况,印度历代领导人也在试图解决,但是真正做出有效动作的,是现在现在的印度领导人莫迪,在2017年7月1日,莫迪开启了印度7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税收改革,将十几个联邦与邦税废除,取而代之的是商品与服务税,将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税收能力,促进中央集权的程度。
但是印度地方势力也不甘于失败,采取了不少措施来逃避税改,在2018年8月,印度财长Shiv Pratap Shukla指出,从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,印度发生1206起逃税案件,总计损失320.6亿卢比(约5亿美金)的税收,主要原因还是地方势力的依然拥有不小的权力。
莫迪意图建立“新印度”的做法,必须从两方面同时下手,一方面推动税改的执行力度,一方面削弱地方权力,在税改出现问题的情况下,挑一个软柿子来打压打压,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,也就是必然的选择。
至于挑什么样的软柿子,印度显然是有深思熟虑的,莫迪领导的人民党,主要政治理念是印度教和民族主义,对于穆斯林有天然的敌视情绪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